健康
生活
新冠疫情引发的舆论震荡,让我想起一个心理学名词 “共情伤害”──当我们长期大量地关注灾难信息,同情心导致的代入感,会伤害我们的心理健康,会让我们抑郁、焦虑、愤怒甚至精神崩溃。 [...]
预防新冠病毒肺炎的方法不仅是戴口罩和洗手消毒,更重要的是要大量饮水,因为人体最易被病毒感染的部位在口眼鼻等处,人体分泌的粘膜液有自身的抗体,多喝水可促进自身粘膜组织液的分泌来抵抗病毒,粘膜组织液分泌越多,抵抗能力越强。 [...]
橄榄油确实有很多保健功效,但油毕竟是油,无论动物油还是植物油(包括橄榄油),都含有很高的热量。因此,橄榄油摄入过多同样会导致肥胖。肥胖者伴发高血压、高脂血、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机率较高。 [...]
据媒体报导,中国一名陈姓女子,在10年前30多岁时,出现白发,为了美观,她每个月染发一次,就这样持续了10年。两个月前皮肤变黄,医院检验报告显示,已是肝硬化中晚期。医师更研判,长年染发是主要导因。因为染发剂的化学成分短时间难以排出体外,长期累积毒素的状况下,容易伤肝,甚至并发癌症。 [...]
当人生气时,神经系统会失去平衡并产生混乱,进而使得免疫系统无法发挥正常功能。越容易发怒的人,免疫力就往往变得越差。 [...]
听说了不少外国旅客在印度旅行时食物中毒的故事。甚至有到过印度的人语带夸张地说:“不拉肚子,怎算去过印度?” 有位朋友在印度 一家三星级酒店投宿时,被床褥的虱子咬,後来背部瘙痒了两个月。 为了保护团员的健康,祝福文化破格安排助学团团员住宿大吉岭最好的老牌酒店,因为老牌酒店会确保睡房和饮食卫生。 我们还提醒团员小心饮食如下: [...]
血栓,被医学界形容为“最沉默的杀手”。血栓就像是游走於血管内的幽灵,一旦堵塞血管,就可能导致相关器官没有血液供应,其结果可能是致命的。 [...]
花生油脂含量很高,吃太多确实易致肥胖。但花生不含胆固醇,吃花生不会直接令体内的胆固醇增高。相反,适量地吃花生还有降低血液胆固醇的功效。 [...]
做人就是要追求快乐,追求人生的价值。在生病的当下,不要紧张,不要焦虑,要放开心胸,要告诉自己‘我一定会好起来的’。你不怕病,病就会退缩。运动也很重要。你越不动,身体就越不能动。血液不循环,就百病丛生。我亲眼见到一些华校老师在退休後就待在家,终日吃、睡、看报纸、看电视,结果很快就走了…… [...]
可可(Cocoa)与巧克力( chocolate )是两种不同的产品。可可粉是从可可树结出的豆箧(果实)里取出的可可豆(种子),经发酵、粗碎、去皮等工序得到的可可豆碎片(通称可可饼),由可可饼脱脂粉碎之後的粉状物,即为可可粉。 [...]
人造奶油(margarine,也称玛琪琳、人造黄油、人造生油、植物奶油)是将植物油部份氢化以后,加入人工香料模仿奶油的味道制成的奶油代替品。由于奶油含胆固醇,许多人误以为人造奶油比较健康。但植物油经过氢化后,会产生反式脂肪酸,长期摄取反式脂肪酸,为人体埋下隐患,可能导致糖尿病、动脉硬化、肿瘤等疾病。 [...]
每逢烟霾来袭,我心里都有拂拭不去的忧虑,可能会有更多人因为现在吸入过多烟尘微粒而在二三十年后罹患肺癌。 [...]
预立物语坊是一个可以让您放下心防,开启生命对话的聚会。我们将探讨生死议题、生命末期的医疗选项,以及身后事的安排。预立护理计划不是重症病人的专利,我们更应该趁健康时,及早规划。
银发健身计划是为长者而设,与众不同的健身计划,即使年过50,也可以拥抱健康!
时下像年轻人熬夜玩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不仅年轻人,许多老年人也玩手机上瘾了,他们追看电视剧、打游戏、刷脸书、玩WhatsApp,到凌晨仍舍不得放下手机。 [...]
我们不要总是怨天尤人,责怪儿女,应经常检讨自身做得不够好和不足之处。如果我们学会经常反省,且随遇而安,适时放下,自然而然就会自在。给儿女们一个宽松环境,他们也会比较愿意接近我们。 [...]
中国有句顺口溜: “人生百岁不容易,莫和自己过不去;只要避过气急累,不活一百也活九十多。" [...]
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了生脱死。生,不为生的苦所束缚、困扰,而能突破生的困难、挑战;死,也不为死亡而伤心难过不已,而能了知有个不死的佛性。生时不苦不恼,死前不忧不悲,用平常心看待生死如花开叶落的自然,如此即为“了生脱死”,拥有一个大自在的解脱境界了。 [...]
很多人都误以为运动越多越好。久坐不动固然会导致百病丛生,但运动过度过猛也会伤身体。 [...]
医护人员遇到末期病人临终时,询问家属要不要急救,以前家属会说:“医生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当然要救!” 社会大众连“急救(心肺复苏术,英文简称CPR)” 到底是怎么回事都搞不清楚,只知道不救就没机会。 [...]
预立护理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是一个旅程,带您完成一个重要的知情决策过程,如医疗保健、金融、生活品质等。 [...]
女人总是被当作必然的家庭照顾角色,这样的偏颇印象呈现,实际上等於忽略了很多男性其实也都在照顾家人,也同样很辛苦,却难以得到关注与协助,形成一种看不见男性照顾的「照顾者女性化偏见」。 [...]
因循果报,真实不虚!喜欢付出,福报就越来越多;喜欢助人,贵人就越来越多。善良终会回到你身边,未来若你需要援助时,也总会有人善良地对待你,让你度过困境。 [...]
做人,糊涂一点才会快乐,计较太多会很累!想得太多,会敏感多疑;在乎太多,容易愤愤不平;记恨太多,会心胸郁闷。 [...]
茶道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菁华,亦不离佛道。茶禅一味,因为佛与茶的共同诉求是静心,是感悟,是自我修行。 [...]
这类宫廷剧情都围绕着皇帝的後宫女人,各怀鬼胎,为权为情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从宫女、嫔妃、皇后到太后,都在明争暗斗,惊心动魄。 [...]
所谓“以房养老”,是指将房产抵押给银行或金融机构,银行会对房屋进行市值评估,依此将“倒按揭”所获总额,每月以固定数额缴付给屋主。 [...]
为年迈父母或所爱的人提供照护可说是一个温馨的经验,然而它同时也是体力、精神与情绪压力最严重的一项任务。这不仅是因为对照顾者的强烈要求,也是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潜在冲突, 这个冲突不仅仅包含谁为父母做了什么而已。 [...]
随着屋价高涨,可负担房屋也成了众人关心的议题。在人口老化因素上,除了从政策和金融这俩方面思考,如今也必须将房屋和设施纳入考量。若忽视以上因素,将引发一堆社会问题,因此解决医疗保健—房屋鸿沟的问题显得刻不容缓。 [...]
选择在自家养老或迁入退休村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但现实是,接受照护并不是可选的生活方式,它是生活上的必需,尤其在我们年华越老时,就变得越发重要。马来西亚人对这些养老设施的可负担性表示担忧,因为他们并没有足够的存款养老。如果价格高昂,人们将选择放弃这些设施。 [...]
马来西亚老龄化状况的改变让我们意识到,不能保留目前的基础设施和做法。新的长期照顾的支付选项(或至少修改旧的),与种种环境条件环境需要进行调查、商讨和开发。 [...]
人类无论处于哪一个年龄层或人生阶段,皆需要他人的注意、关爱与关心——但当我们被社会标签为“年长者”后,似乎忽然变得没有价值。社会大众开始认为自己知道年长者的需求,而不是去向年长者询问他们需要什么。更糟糕的是,社会大众开始忽略年长者的需求、欲望,忽略他们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甚至是忽略年长者与环境沟通的必要。 [...]
人们总是希望事情能够朝好的方面发展,而这样的积极性是好的,但当一个人不计算存在的风险时,事情便可能会变得更糟糕;而贪婪是总想要更多,不满足于现状的特征。这估计是人们冀望高回酬投资比低回酬投资赚得更多的原因。 [...]
对一般届满退休年龄的长者而言,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他们其实都很愿意继续工作,尽管重新投入职场所要面对的挑战不少。 [...]
以前,人们总是渴望着提早退休,准备此后好好享受人生;而这样的想法到了今时今日却似乎有了很大转变,如今大部分人反倒希望即使已届退休年龄但仍可留在职场继续工作,既可以挣钱养活自己,又可继续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
对这群人而言,60岁不过是职场生涯的中场休息,他们更会把握机会为自己寻找职场上的新角色。正如其他发达经济体,马来西亚也面临着人口更为长寿的挑战,根据公积金局与国库研究中院2016年《家庭单位调查报告》显示,马来西亚人正面临没有足够退休储蓄,以维持退休生活的困扰。 [...]
甄文达的厨师生涯获奖无数,他对食物与烹饪满怀热情的同时,也提倡健康饮食、健康生活。他也是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和美国退休人协会的大使。他说,我们所摄入的食物造就了我们,尤其在我们年长以后更要小心照顾。 [...]
马来西亚老年人口上升,在2030年成为老龄化国家已是不可免的事实。当我们谈及工作时,年龄增长并不是坏事,因为年龄越长意味着离退休更近一步——退休是一个毋须为工作奔波,拥有足够时间享受生命,且不受工作压力所影响的生活状态。 [...]
CRAFT优质生活服务是一个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并以专家提供的照顾护理服务为依靠,来为居住在家的长者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的社会化服务。 [...]
长乐集团不久前达到了最新的里程碑——与澳洲领先的长者照护机构ACH 集团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旨在为多元市场提供创新照护服务。在确立合作关系以后,长乐集团团队也获得了到澳洲长者照护机构访问的机会。 [...]
ACH集团与马来西亚的长乐集团(Aged Care Group)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正式联合倡议为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提供更好的照护。这谅解备忘录确定了ACH集团与长乐集团的合作,双方将分享各自国家的知识与经验,为长者提供更好的照护。 [...]
为了提升老年护理水平,卫生部长拿督斯里苏巴马廉今日在国会下议院提呈全新的2017年私人老年医疗保健设施与服务法案一读,凡是收容4个或以上老年人的安老院业者一律需要向当局申请营运执照,违例者可被罚款。 [...]
ACH集团是澳洲其中一家最大的长者照护机构,他们拥有65年的经验,南澳与维多利亚的50个地点拥有2千名员工。ACH集团将通过自身的经验与知识,协助长乐集团发展长者居所与长者照护设施。 [...]
脑中风病发后的6个月是复健的黄金时期,运动能力恢复最快,应好好把握时机,否则错失机会后,康复机率微乎其微。 [...]
Managedcare私人有限公司日前与ReGen Rehabilitation International 私人有限公司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旨在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大的照护便利。 [...]
台湾在长者照护方面被认为更为先进,但他们同时面临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定时炸弹。因此,对于像马来西亚这些还在为解决人口老化问题而努力的国家而言,了解台湾在这方面的发展可令我们获益匪浅。 [...]
“失智症照护者工作坊”于2017年7月9日在八打灵再也星洲日报总社文化厅举行,吸引了52名职业照护者、患者家属、照护志工报名出席,一同认识失智症及如何照护失智症患者。 [...]
联合国将社会共融定义为:一个对抗贫穷以及社交排斥的过程。社会共融的世界是社区内的所有人受尊重并尊重差异、基本需求被满足,过着有尊严的人生。相反,社会排斥将一个人完完全全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中排除。 [...]
柏威年Silver Société的主要对象是55岁以上的大马人,为他们提供节庆、工作坊、生日优惠、等等服务与体验。Silver Société的会员除了将获得购物广场内超过250家商店的独家优惠以外,更有机会受邀参加特别活动。 [...]
当我们的人生进入到不同阶段时,将无可避免地需要一定的照顾护理(照护)。我们必须尽快且毫不犹豫地建立起完善的照护业,因为已有足够的证据迫使我们如此行——尤其大马人的寿命正不断延长。 [...]